试题:
若事件asub;b,则事件a=( )。
a. b
b. a
c. phi;
d. omega;
试题:
下列关于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质量控制是通过消除偶发性问题,使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
试题:
质量管理部门准备用二次抽样方案取代一次抽样方案,对同一种产品进行检验,这将导致( )。
a. 批的判断能力不变
试题:
设x~n (mu;,sigma;sup2;),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mu;是分布的对称中心
b. 在
试题:
电子元器件出厂检验部门从每批产品中抽取100件进行检验,并记录了不合格品数,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绘制( )对生产线进
试题:
车间希望用控制图对贵重合金中某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监控,其检测是破坏性的。 79~82
试题:
一颗正六面体骰子连抛300次,出现6点的次数接近( )。
a. 150
b. 120
c. 80
d. 50
试题:
控制图上点出界,则表明( )。
a.过程处于技术控制状态
b.过程可能存在异常因素
c.小概率事件发生
d.过程
试题:
下列场合更适宜使用抽样检验的是( )。
a. 流程性产品
b. 破坏性检验
c. 过程很不稳定的产品
d. 检验
试题:
关于质量改进拟定对策并实施阶段主要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应采取应急对策
b. 采取的措施应尽
试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
试题:
有偏移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 )。
a. 1.20
b. 1.18
c. 1.13
d. 0.90
试题:
设a与b为两个事件,且asub;b,则( )。
a. acap;b=a
b. acap;b=b
c. acup;
试题:
确定质量要求可选的是( )。
a. 可接受质量限aql
b. 极限质量lq
c. 接受概率l(n)
d. 极差r
试题:
不同的oc曲线表明( )。
a. 抽样方案的判断能力不同
b. 对于确定的批质量要求,抽样方案的风险不同
c.
试题:
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
a. 排列图
b.
试题:
关于统计控制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判定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控制图上的点子均在控制限内
b. 判
试题:
企业选择的抽样方案是( )。
a.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b. 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a
c. 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
试题:
下述关于直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矩形的宽度表示数据出现的频率
b. 矩形的高度表示给定间隔数据的频
试题:
在抽样检验中,可以综合分析抽样方案判断能力的是( )。
a. 样本量
b. oc曲线
c. 批量
d. 接收数
试题:
对于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分析评价,主要针对的方面是( )。
a. 加工的过程中心对公差中心是否有偏移
b. 加工产品
试题:
样本相关系数r>0称两个变量正相关,当( )时 r>0。
a. 回归方程y=a+bx中a>0
b. 回归方程y=
试题:
设ualpha;是标准正态分布n(0,1)的alpha;分位数,则( )。
a. u0.3>0
b. u0.4<
试题:
质量改进中,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是( )。
a. 找出遗留问题
b. 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
c. 评价各种
试题:
关于qc小组的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尽量选择身边的问题
b. 只能选择复杂的、收益高的问题
c.
试题:
该过程标准差的估计值为( )。
a. 0.6
b. 0.532
c. 0.47
d. 0.35
试题:
在常规控制图中,可以判异的情况有( )。
a. 连续6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b. 连续6点递增
c. 连续3点落在中
试题:
出现锯齿型直方图的原因可能是( )。
a. 与数据的分组有关,数据分组过多
b. 过程中有趋势性变化的因素影响
试题:
该企业在开始检验时选择的抽样方案(80,2)是( )。
a. 一次正常抽样方案
b. 一次加严抽样方案
c. 一
试题:
针对该零部件应选择( )抽样方案。
a. 孤立批计数抽样模式a
b. 孤立批计数抽样模式b
c. 放宽
d. 计
试题:
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进行检验,如果连续3批产品中有2批不接收,对下批产品应( )。
a. 使用加严检验
b. 使
试题:
设某质量特性x~n (mu;,sigma;sup2;),若公差幅度t=8sigma;,cp为( )。
a. 0.
试题:
在零件长度的均值控制图上标有( )。
a. 每个零件的长度值
b. 中心线
c. 上、下控制限
d. 零件长度公
试题:
可用于分析过程标准差波动的控制图有( )控制图。
a. 均值
b. 单值
c. 极差
d. 标准差
e. 移动极
试题:
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
试题:
生产方风险在( )的情况下发生。
a. 接收质量合格的批
b. 接收质量不合格的批
c. 不接收质量合格的批
d
试题:
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omega;中至少含有( )样本点。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试题:
选择抽样方案时应考虑( )。
a. 检验设备的准确性
b. 检验经济性
c. 抽样方案的类型
d. 生产方与使用
试题:
设r为由n对数据(x1,y1)算出的相关系数,y=a+bx为相应的一元回归方程,则( )。
a. r与b同号
b
试题:
用于检索抽样方案的参数是( )。
a. lq
b. aql
c. 过程平均
d. 平均样本量
试题:
该组数据在均值图上应描( )个点。
a. 1
b. 2
c. 3
d. 5
试题:
经长期观察,某商场获得顾客在商场内购置商品件数j的分布列为:
则( )。
a. p(x<1)=0.43
b.
试题:
某产品质量特性的规范要求为16plusmn;2,拟利用均值mdash;标准差控制图对其进行控制。根据绘制的分析用控
试题:
如果希望降低平均样本量,可使用( )。
a. 一次抽样方案
b. 二次抽样方案
c. 多次抽样方案
d. 加严抽
试题:
均值控制图对于组数据的收集要求有( )。
a. 子组大小越大越好
b. 同一子组数据需在短时间内抽取
c. 同一
试题:
数据的基本信息,例如分布的形状,中心位置、散布大小等,可以使用( )来显示。
a. 分层法
b. 排列法
c.
试题:
企业给某顾客连续供货,在出厂检验时一致认为应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对产品进行验收。请对下述问题作出判断。71~74
试题:
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个,记事件a至少有一个是合格品与事件b都是不合格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ab
试题:
对于三种检验严格程度不同的方案,一般开始检验时使用( )。
a. 正常检验
b. 加严检验
c. 放宽检验
d.
试题:
从某生产线上随机抽取5瓶饮料,其净重(单位:克)为352,347,344,355,351,则有序样本的x(4)=(
试题:
正态概率纸的用途有( )。
a. 检验一个样本是否来自正态分布
b. 检验一个样本是否来自对数正态分布
c. 检
试题:
某食品加工厂8月份生产的罐头产品的不合格记录如下:182瓶固态物含量不足,83瓶色泽不合格,65瓶外形不合格,30
试题:
下列关于质量改进分析问题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可以使用因果图整理提出的各种可能原因
b. 可以使用
试题:
单值图中的( )表示的是抽取样品质量特性的测量值。
a. 下控制限lcl
b. 上控制限ucl
c. 中心线cl
试题:
设x1,x2,,xn是来自正态总体x~n (mu;,sigma;sup2;)的一个样本,则( )。
a. 样本方
试题:
用抽样方案(20,1)对一批产品进行验收,如果样本中发现有2个产品不合格则( )。
a. 接受该批产品
b. 需
试题:
设有两个样本,样本a:x1,x2,,xn;样本b:xl+d,x2+d,,xn十d(d为常数),又a,b分别为它们的
试题:
抽样方案在可接收质量限aql处接收概率为90%,抽样方案的( )。
a. 生产方风险为10%
b. 使用方风险为
试题:
在调整型抽样验收标准中,一般情况下使用( )。
a. 一般水平ⅲ
b. 一般水平ⅱ
c. 一般水平ⅰ
d. 特殊
试题:
使用控制用控制图需要( )。
a.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b. 生产成本满足要求
c. 过程能力值充分大
d.
试题: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
a. pdca循环
b. 5mie法
c. 朱兰三部曲
d. 质量螺旋
试题:
根据计算得到的控制限和描点值绘制分析用控制图,判断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一步需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查表得到,n=5
试题:
查表得到,n=5时,a3=1.427,则均值图的控制限为( )。
a. ucl=8.3
b. lcl=7.7
c
试题:
设过程的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过程是稳定的,则在控制图上描点时,一点落在上下控制限 (lcl, ucl)之外的概率
试题:
由15对数据(xi,yi),i=1,2,,15,算得lxx=355,lxy=3102,lxy=-923,则回归方程
试题:
抽样检验按抽取样本的个数可分为( )。
a. 一次抽样
b. 二次抽样
c. 多次抽样
d. 序贯抽样
e. 计
试题:
简单随机样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随机性
b. 可加性
c. 独立性
d. 正态性
e. 对称性
试题:
对某工序进行分析,收集该产品一周内的数据测定某重要质量特性并绘制直方图,图如下:
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有( )。
试题:
设某一过程的cp=cpk=1,则它代表的合格品率为( )。
a. 95.45%
b. 97.72%
c. 99.
试题:
qc小组的宗旨是( )。
a. 密切干群关系
b. 提高员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 改进质量,降低
试题:
根据排列图的原理,不合格分类中属于a类因素的是( )。
a. 固态物含量不足、色泽不合格、外形不合格
b. 固态
试题:
最被关注的不合格是( )。
a. a类不合格
b. b类不合格
c. c类不合格
d. d类不合格
试题:
关于因果图的绘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先列出主骨,再逐层展开
b. 应在图中对可能的重要因素进
试题:
因果图可以用来( )。
a. 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
b. 对可能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c. 验证产生问题的原因
d.
试题:
用户与某生产稳定的企业签订了长期采购合同,合同规定该企业所提供产品的不合格品百分数不能超过2.5(%),在此基础上
试题:
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 )。
a. 频数或频率
b. 平均值
c. 分类项
d. 概率
试题:
正态分布n(10,22)的中位数是( )。
a. 2
b. 4
c. 5
d. 10
试题:
a类不合格的可接收质量限aql值应( )b类不合格的aql值。
a. 远远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远
试题:
该零部件应作为( )进行抽样检验。
a. 连续批
b. 孤立批
c. 稳定生产批
d. 不稳定生产批
试题:
查表得到,n=5时,b4=2.089,b3=0,则标准差图的控制限为( )。
a. ucl=0.2089
b.
试题:
设x~n(0,1)若c>0,则有( )。
a. p(u<2c)=2ф(c)
b. p(u=0)=0.5
c. p
试题:
设x~n(3,(0.2)3),则p(2x>6.8)=( )。
a. phi;(3.4)
b. 1-phi;(3.
试题:
适宜采用的控制图是( )。
a.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 不合格数控制图
c. 单值-移动极差图
d. 均值-极
试题:
关于正态分布n(mu;,sigma;2)参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sigma;2是方差
b. si
试题:
企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在前期投产过程中,将一部分零部件委托给协作厂加工生产,协作厂根据企业提供的图纸为企业特别制作
试题:
直方图出现下图所示形状的可能原因有( )。
a. 检验员的水平不一致
b. 混进了不同系列的产品
c. 仪器的
试题:
有如下一个分组样本:
该样本均值的近似值为( )。
a. 165
b. 163
c. 161
d. 159
试题:
使用控制图的主要目的是( )。
a. 及时找出不合格的产品
b. 及时预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c. 取代产品检
试题:
为了全面开展质量改进工作,公司首先需要( )。
a. 建立质量改进组织
b. 确立质量改进任务和目标
c. 巩固
试题:
抽样方案中对检验风险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
a. 批量
b. 批质量要求
c. 样本量
d. 接收数
e. 接
试题:
某系统由两个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发生故障都将导致系统故障,故障的发生相互独立,概率分别为0.1与0.3,则系
试题:
作为常用的解决问题技巧,排列图最好的应用是( )。
a. 决定何时对过程微调整
b. 估计过程的分布范围
c.
试题:
使用二次抽样方案n1=n2=32,判定组对产品批进行检验,若第一个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晶数为3,则( )。
a.
试题:
为了解决该设备的质量下滑问题,公司决定将提高该设备的合格率作为一个质量改进课题,并制定了初步计划,质量改进小组下一
试题:
用过程能力指数评定过程质量,应该在( )的情况下进行。
a. 过程不存在异常因素
b. 过程不存在偶然因素
c.
试题:
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可以分析( )。
a. 技术的先进性
b. 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
c. 生产计划安排的
试题:
描述过程质量或过程质量要求的指标有( )。
a. 批量n
b. 批次
c. 接收质量限aql
d. 极限质量lq
试题:
经判断过程能力满足要求后,转为控制用控制图监控过程,新收集了一组样本8.1、7.9、8.3、8.0和8.2,则以下
试题:
排列图的作用是寻找( )。
a. 关键的多数
b. 关键的少数
c. 次要的多数
d. 次要的少数
试题:
如果生产过程的加工工艺和原材料发生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重新采集数据绘制控制图
b. 控制图
试题:
对电路板焊点的缺陷数进行监控,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是( )。
a. xmdash;r图
b. xmdash;rs图
试题:
某金属零件的长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特性,其公差为8.0plusmn;0.5。车间计划采用均值mdash;标准差控制图
试题:
对批量为100的产品进行外观全数检验,发现2件产品上有5处不合格。该批产品的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 )。
a.